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午睡仿佛成了一道“选择题” 有人坚守“清醒战线”,从不午休; 有人则拥抱午后的“小憩时光”,一睡就“睡不醒”。 究竟哪边才是通往健康的“黄金法则”? 不午睡??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睡觉就是大脑在“充电”,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2021年发表在《综合精神医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午睡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并且有规律地午睡还可以提高思维敏捷性。 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2019年发表在《心脏》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偶尔午休的人与那些根本不午睡的人相比,中风或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几乎减少一半,降低了48%。 有助于调节负面情绪 2010年发表在《精神病学与临床神经科学》上的研究发现,午睡后清醒期间,快乐、放松成分的量值显著升高。 有助于提升认知能力 2024年11月,《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浅睡眠能够有效提升认知表现,让大脑进入最佳状态。研究显示,从不午睡的人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是正常衰老所引起的认知能力下降速度的4-6倍。 午睡超过半小时?? 很多人都有过:午睡醒了之后头昏脑涨,嘴里像进了个沙漠,眼睛像没了视网膜,身体像魂没有回来一样发飘。 午睡睡不爽,很有可能是因为你没睡对时间,说得更具体一些——你睡太久了。 过度午睡增加死亡风险 2020年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那些每晚有充足睡眠的人来说,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死亡风险增加30%,心血管患病风险增加35%。 过度午睡增加痴呆风险 2022年一项刊发在《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日间小睡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就越高。 过度午睡增加肥胖患病风险 2023年4月,《肥胖》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显示,与不午睡的参与者相比,长时间午睡的人,身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等相关数值都更高。 过度午睡增加中风风险 2023年,《神经病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与不午睡相比,午睡时长超过1小时,中风风险增加1.88倍。 过度午睡增加心律不齐患病风险 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与白天小睡时间小于30分钟的参与者相比,睡眠时间大于30分钟的参与者发生房颤的相对风险显著增加90%。 2023年4月,《肥胖》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最佳的午睡时长为30分钟以内。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41%,特别是腰围、空腹血糖和血压方面。午睡小于30分钟的人,代谢健康风险则不存在,而且在血压方面表现更好。
现在,你知道怎么选择了吗?
来源:荆楚网 审核:孙 强、江光荣 校对: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