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5日
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一个旨在强调预防接种重要性、
提升公众健康意识的特殊日子
预防接种: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预防接种,这一看似简单的医疗行为,实则是人类公共卫生领域的伟大成就。它通过引入经过特殊处理(如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或其成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在遭遇真实病原体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防御,保护个体免受疾病的侵害。这一过程,就如同为身体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免疫长城,抵御着外界疾病的侵袭。
通过疫苗接种,每年全球可以避免数百万人的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仅通过免疫接种,每年就能减少200万至300万人死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等疾病。若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还将有更多生命得到挽救。
疫苗,给儿童最坚实的防护
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婴幼儿,因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成为传染病的高风险人群。
因此,按时、按程序接种疫苗,成为保护儿童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乙肝疫苗到脊髓灰质炎疫苗,从麻疹疫苗到白喉疫苗,每一种疫苗都承载着守护儿童生命健康的重任,通过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无数儿童得以免受这些严重疾病的困扰,健康成长。
疫苗不只是儿童的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疫苗接种并非儿童的专属,人的一生中各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疫苗来提供保护。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以及女性等特定群体,都有相应的疫苗可以预防流感、肺炎、宫颈癌等疾病。因此,在重视儿童预防接种的同时,成年人也应该主动接种疫苗,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成年人适合接种的疫苗包括:流感疫苗、23价肺炎疫苗、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乙肝疫苗、戊肝疫苗、水痘疫苗、狂犬疫苗、麻腮风疫苗等。
走出疫苗认知误区
尽管疫苗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但公众对于预防接种仍存在不少认知误区。为更好的守护儿童健康,我们一起来了解:
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必要性:
1.尽管非免疫规划疫苗是自费和自愿接种的,但它们对儿童的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2.这些疫苗作为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充,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保护,预防更多种类的疾病。
3.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1.疫苗的安全性标准和要求极高,尽管部分人群因个体差异和疫苗特性可能在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
2.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局部红肿和疼痛等,而严重过敏反应等异常反应极为罕见。
3.总体而言,疫苗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且暂时的,不会长期影响健康。
关于接种疫苗增加儿童免疫系统负担的误解:
1.研究表明,按照规定的程序同时接种多种疫苗,并不会给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额外负担。
2.实际上,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微生物抗原种类和数量远超疫苗接种的抗原。
3.一次接种多种疫苗或接种联合疫苗,不仅不会增加免疫系统负担,还可能因抗原的协同作用而增强免疫效果。
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积极响应疫苗接种的号召,按时、按需接种疫苗,共同构建起群体免疫的坚固防线。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每一针疫苗都成为守护生命健康的坚实盾牌,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美好未来。
(来源:中苗人vac 审核:廖世业、罗朝晖 校对:王浩)